近日,上海知產法院審結“chali”商標權糾紛案,維持一審判決,要求燊博公司停止侵害茶里公司享有的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并賠償茶里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300萬元。
01“chali”商標被廣泛使用,銷售奶茶已達億杯!
茶里品牌創(chuàng)立于2013年,致力于做中國第一袋泡茶品牌,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都擁有旗艦店鋪,數據顯示,茶里目前已擁有千萬級粉絲,平均每秒售出6包,已成為高端茶飲品牌。
茶里品牌還廣泛與網紅合作,多次進入李佳琦直播間,被李佳琦強力種草!8萬份被“美眉們”秒沒!成為電商平臺炙手可熱的袋泡茶品牌。
(圖片來源/茶里京東旗艦店)
茶里在2018年開始布局品牌,分別在茶和茶飲料等第30類商品、茶館和流動飲食供應等第43類服務上注冊“chali”商標,在消費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品牌認知。
(圖片來源/商標局截圖)
2018年,茶里公司發(fā)現燊博公司在微信公眾號、官網、微博中使用了含“chali”的標識,在其特許加盟項目的宣傳推廣中、加盟店經營活動中使用了“chalichali(上下排列)”“chali茶里”等標識。
另外,調查發(fā)現,燊博公司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數據披露:旗下加盟店逾700家, 2018年全年銷售奶茶逾1億杯等。
02法院裁定侵權,判賠300萬元
燊博公司認為,其使用的標識與茶里公司的商標既不相同也不近似,且兩者使用范圍不屬于類似商品或服務,故其行為不構成侵權。
法院審理后判定,茶里公司通過線上線下的經營活動使商標具有了一定的顯著性和知名度,被訴標識使用在相同的商品、服務上,相關公眾施以一般注意力時,易對商品、服務的提供者產生混淆。
據此,一審法院判決燊博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茶里公司享有的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并賠償茶里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300萬元。
一審判決后,燊博公司不服,上訴至上海知產法院。
燊博公司認為,飲料杯以及包裝袋屬于服務工具,不涉及侵害涉案商品商標的專用權;一審判決按照法定賠償的最高限額判賠,金額明顯過高。
上海知產法院審理后認為一審法院關于侵權認定并無不當,賠款方面也是綜合考慮了奶茶加盟店數量范圍、并且燊博公司存在侵權惡意明顯等實際情況,相關賠償數額并不存在過高情形,法院予以維持原判。
03茶飲品牌成商標侵權重災區(qū)
事實上,不僅僅是茶里遭遇此類商標侵權事件,像之前的“喜茶”“鹿角巷”等知名茶飲品牌均遭遇了商標侵權事件。
喜茶最近新推出“喜小茶”品牌,專門針對中低端市場,售價在6-16元之間,開業(yè)2周不到,網上便流傳出招商加盟信息,但喜小茶這次可是做足了功課,早早便幾乎注冊了1~45類全品類,全面保護品牌,并且反應迅速,在看到假冒信息第一時間就出來“打假”。山寨行為肆虐,品牌保護想要得心應手,首先就得加強防護和監(jiān)測,迅速響應。
(圖片來源/喜小茶微博截圖)
04建議:以注冊商標為重,構建品牌防護
其實不僅僅是茶飲品牌,所有企業(yè)都應該建立完備的品牌保護意識,商標注冊是一件未雨綢繆的事情,千萬不要等到山寨、侵權找上門來再布局。
國知局數據顯示,2019年累計商標申請量達783.7萬,也就是說每天都有2.1萬個商標提交注冊申請,商標申請宜早不宜遲,可能就是晚了一天,您心儀的名稱就出現在了競爭對手產品或包裝上了。
(圖片來源/國知局截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構建完備的品牌保護壁壘,也需快速行動,早日注冊。
另外,商標注冊更要注意“全面”。
如今公司都在加強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倡差異化競爭,而每一次創(chuàng)新的提出,每一個新品的研發(fā),都有可能帶來迅速而猛烈的“跟隨者”,他們循流量而來,在創(chuàng)新中模仿,迅速誕生山寨,很有可能你苦苦宣傳造勢,卻為別人打了廣告。
而早日布局商標,不僅能夠防止山寨品牌“蹭流量”,更是為了品牌未來的發(fā)展之路,有利于企業(yè)后續(xù)將重心放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而不是每次推出新品就重新布局一次。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問?。?商標;專利;版權;法律